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90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在中国正统的知识积累中,文人阶级对话语权力的垄断,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始终处于集体的“失语”状态。由文人所构筑的社会文化体系,事实上排除了普通大众的参与。在精英文化的掩盖下,民众的精神活动只能处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边缘地位。大众普遍性的失语,使我们的文化传统体现为极少数社会成员思想片段的串联。即使是今天,我们仍然习惯于从那些思想家和大人物所留下的片言只语中去寻绎历史的线索,而无视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的解读。
这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文人阶级在累积知识的过程中,受到了自身感受范围的局限。他们不屑于将大众生活面相纳入历史的范畴,更无从总结他们的精神体验。当我们今天面临历史知识的重构任务时,弥补这一缺憾,就成为不得不完成的一个课题。
显然,我们必须转向,寻求解释历史的新资源。
民谣就是这样一种资源。
作为重构历史的一种资源,民谣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和生动。尽管文人对民众生活的记录也不无意义,但在乡土社会中自由流淌的歌谣比任何文人的描述都更为鲜活和真切。
民谣对探讨民众生活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它对各种具体场景与细节的描述,这是正统历史中无法看到的。这种细节未必是真实生活的完整复述,但却与生活本身保持了最紧密的距离和最合理的关系,使我们得以体会生活本身的鲜活与斑斓。
与大众生活紧密关联的民谣,若隐若现地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民众随意吟诵、篡改及至遗忘中,记录着群体的喜悦与哀怨、自得与黯然,以粗粝的方式呈现了中国民众的生活本相,表达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伦理信仰、行为方式、生活态度,折射出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它所蕴涵的信息,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千百年来民众生活形成真实的观察印象,也可以使我们更接近原始状态下的民众精神世界。
选自 田涛《民谣里的中国》(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精英文化的掩盖下,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始终缺乏对社会文化的话语权。
B.大众普遍性的失语,使我们仍然习惯于从那些思想家和大人物所留下的片言只语中去寻绎历史的线索。
C.在中国正统的知识积累中,民众的精神活动只能处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边缘地位,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也往往被人们忽略。
D.文人阶级在累积知识的过程中,也想将大众生活面相纳入历史的范畴,只是他们受到了自身感受范围的局限,无法总结大众的精神体验。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由于文人对底层生活接触不多,所以他们所记录的民众生活,往往是表面的,不够鲜活和真切,并没有多大意义。
B.民谣所记录的民众生活的细节未必是真实生活的完整复述,且是正统历史中无法看到的,我们不能采信。
C.虽然民谣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但它被民众随意吟诵、篡改及至遗忘中,对重构历史意义很有限。
D.由于民谣记录着民众的生活本相,表达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伦理信仰、行为方式、生活态度,所以它可以使我们更接近原始状态下的民众精神世界。

根据文意,概括民谣对重构历史有什么作用?             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在中国正统的知识积累中,文人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