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箭头①代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_______偏成______风,形成南半球的______________风带。(2)图中箭头②③所代表的气流,在60°相遇,________的气流爬升到__________的气流之上,到高空后又分流,使60°S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此气压带是由______________原因形成的。
下图是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的名称: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风带的风向: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图2-2-5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2)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3)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C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4)此季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
下图是“亚欧大陆沿北纬60°纬线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北半球是_________季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此时甲地的气压比亚欧大陆两侧同纬度的海洋________(高或低)。(3)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点为_________。(4)再过6个月,上海盛行___________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