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题目。材料一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材料二 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线路。(4分)(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3)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上部分产业的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年高考真题)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鄂尔多斯与榆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鄂尔多斯与榆林地区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1)简要说明A河流的水文特征。 (2)鄂尔多斯和榆林都是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鄂尔多斯用短短5年时间,建成了基础设施齐全、能安置100多万人的康巴什新区。在西部地区,如此大力发展大城市的做法,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根据图文材料(图甲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乙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天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加快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1)简要分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4分)(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8分)(3)简述东营和汕尾两市的气候类型及其冬季气候状况。(8分)(4)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8分)
读下面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 。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地比较好。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