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90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 、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矢其所,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知亡矣既:已经
B.又欲其西封肆:扩张
C.唯君之图:考虑
D.矢其所与:同盟者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吾还也
尽失
B.亡郑而有益于君
入前为寿
C.敢烦执事
身翼蔽沛公
D.邻厚,君之薄

北蛮夷鄙人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先示弱,说郑已知要亡。再为秦分析,为进一步打动秦君提供了可能。
B.接着烛之武从秦的立场分析了亡郑的坏处和存郑的好处,从利益上动摇秦君。
C.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从历史出发,指出晋君曾言而无信,挑拨秦晋关系。
D.最后烛之武从历史角度分析,指出晋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把下面几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