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木兰花慢•春兴[元]吴存问东君识我,应怪我,鬓将华。甚破帽蹇驴,清明无酒,寒食无家。东风绿芜千里,怕登楼、归思渺天涯。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日长孤馆小窗纱。新火试团茶。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年华不饶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鸦。欲逐梦魂归去,客窗一夜鸣蛙。[注]蹇:跛,行动迟缓。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试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共6分)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这首诗的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名句,元代方回赞为“当世名句”,清代纪昀赞为“名下无虚”。它的妙处在哪里呢?请你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泛吴松江[宋]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此诗系作者第二次被贬时所作。(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首句“江月去人只数尺” 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试作分析。(2)诗歌后两句作者是怎样写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诗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⑴ ⑵ ⑶
读下面材料,完成①~③题。下面周邦彦《西河》一词化用了刘禹锡《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诗句,请依次写出这两首诗中的相关诗句。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①《石头城》: , 。②《乌衣巷》: , 。③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拨动诗人的心弦。读苏轼《定风波》中的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可领略词人的旷达与豪迈;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便感到词人无尽的愁思和凄凉;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 ,深巷明朝卖杏花”,能体味到一种清闲与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