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卜算子·漫兴辛弃疾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注:本词作于罢官归田园居后。词的上阕提及历史上的李将军、李蔡,这种手法叫 ;这种手法在辛弃疾的诗词中常见,如 (写一诗句)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词中流露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者所营造的意境和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诗的三、四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江山如有待”运用了何种手法?请赏析其妙处。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诗后问题。送严士元①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为青色。上诗颈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作简析。清代学者方东树说此诗“(第)三、四句卓然名句,千载不朽”,试赏析这两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