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______派”首要词人。本词中“脉脉”“悠悠”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本词结尾一句可以算得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肠断”这一情感是如何形成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选自《宋诗精华录》)【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①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注:①雨脚:即雨线之意。请赏析颔联“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答: 诗中写到“谁似田家知此乐”,结合全诗看所乐的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回答。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淡黄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本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金人入侵,合肥已成为离南宋的边防线不太远的“边城”。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结尾“池塘自碧”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酒泉子潘阆①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②【注释】①潘阆:字逍遥,又号逍遥子。至道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②水云寒:因是清秋,所以水云觉凉。词的五、六两句“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描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宋杨湜《古今词话》云:“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词的结尾两句“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寄托了词人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