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材料二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斗争? 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 (2)引发这次斗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3)"二十一条”是谁与日本签订的? (4)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 (5)作为青年学生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读图回答问题:(1)以上两种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发明者分别是谁?(3)这两种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他们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外改革的历史,九年级一班组织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请回答:(1)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进行的重大改革分别是什么?改革的实行者分别是谁?对本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2)通过对俄、日两国改革的探究,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材料题材料一: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他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声誉。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来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文中的演说者是谁?他提到的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各指什么?(2)材料二,选自内战中颁布的一部文献,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颁布后,对于战局起到了什么作用?(3)材料一中的这位演说者值得我们纪念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1)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这一事件和这场战争之间是什么关系?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加入了哪一方作战?(2)你知道材料二所说的“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是什么意思?(3)材料二表明德国和“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它们为首形成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什么?此后两大侵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资本主义” 、大国腾飞和开始崛起。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材料二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福泽谕吉《脱亚论》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它对俄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守旧衰老的政府”是指什么政府? (3)守旧的政府被推翻后新政府通过什么事件将世界文明引进“东洋孤岛”? (4)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5)这两个历史事件共同的性质是什么?(6)从这些国家的发展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