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①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②凤阙:是皇宫的代称。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双调]驻马听·吹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鹕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注释】①玉管:玉制的古乐器,用以定律,后泛指萧管之类管乐器。②鹧鸪:南方山鸟,栖息于有灌木丛和疏树的山地。另外,《教坊记》中列有《山鹧鸪》之曲名。郑谷诗云:“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清风唱鹧鸪”,知为唐时南地歌曲。其曲或可入笛。③凤凰台:有三,一在甘肃成县南,与此曲无涉;一在陕西宝鸡市南,萧史弄玉的故事,就发生在此,但此台早已倾毁;一在南京市南面,古代旅游胜地。④梅花:此地当指腊梅。另外,《乐府杂录》中录有《落梅花》曲名,为古代笛名。此曲开头四句写出了笛声曲调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笛声的惊人艺术效果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沭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这首诗的前三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请赏析尾联中“嫌”字的妙处。(3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泛 舟【宋】朱熹①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①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世尊称朱子。这首诗歌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请结合全诗分析末句“自在”二字的涵义。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德佑二年(1276),伯颜占领临安,与芮投降元朝,封平原郡公,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邯郸道上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简析“卢生”在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