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目前,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差距逐渐拉大,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预期不断下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昂贵,对钱袋子产生“挤压”效应,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挤压,难以有效释放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这是中央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部署,对于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确保“稳中求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
(06东城高三教学目标检测)辨题:“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因此要千方百计尽可能地增加财政收入。”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06杭州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材料一 1978年中国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1%,2003年下降为34.5%,达到25年来的最低点。而我国目前的投资率却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低于改革开放最初十年16%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1.9∶1,逐步扩大到目前的3.2倍;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相当多的居民对未来预期不稳定,不愿增加即期消费,而为可能出现的失业、医疗支出等进行储蓄。2005年9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平衡较快增长?
(06威海市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与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将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提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种种迹象表明,中央将重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趋公平的利益均衡机制。“效率与公平并重”和“共同富裕”成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调。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十一五”规划为什么强调“效率与公平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