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
30多年前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材料体现了哪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
从谷歌风波到贸易战开打,中美两国关系突然紧张起来。美国副总统拜登于2011年8月17日应邀访问中国,双方就广泛的双边、地区、全球问题进行磋商,表示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是确保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双方应正视问题,加强合作,使中美关系得以不断发展。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如何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历经5个月的光荣使命,胜利闭幕。如果你是世博会的志愿者,现有一位来自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大师故乡的德国游客与你交流:“黑格尔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吉祥物‘海宝’又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将人、城市和地球统一于一体。而目前城市的拥挤、污染、犯罪等无一不与人密切相关。这说明人和城市是难以和谐的。”请你用联系的观点,就人与城市的关系问题与德国游客进行哲学对话。(12分)
“蔷薇花总是有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密布,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藉此投入4万亿增加投资,使2008、2009两年经济总量“保8”目标得以实现,但通胀隐患也就此埋下。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已经发生转变,过去防止经济下滑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现在稳定价格过快上涨成为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尽管经济正在回归正常轨道,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很大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放缓风险。到11月,我国CPI高达5.1%,创下28个月新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敌人”,当前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反通胀,还要调结构。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大地震发生的海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伴随地震发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核辐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