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二月二日①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从“万里”、“三年”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诗歌的颔联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完成后面试题。骆谷晚望 (韩琮)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注】①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②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首句中“秦川如画渭如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的赏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鹧古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悉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②。【注】①香篝:薰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香午渐觉水觉肖: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②碧玉梢:指马菱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菱的华贵。词的三四句“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分外娇”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简要分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双调】沉醉东风·渔夫白朴(元)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蘋、红蓼:水边生的草本植物。这首元曲的开头两句写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对曲中塑造的渔夫形象,你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问题。鹊桥仙·己酉①山行书所见辛弃疾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②。【注】①己酉:淳熙十六年(1189年),时词人闲居带湖。②“酿成”三句: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这首词的上下片写的各是什么生活情景?请予以归纳。联系全词和辛弃疾的生平遭遇,谈谈对“闲去闲来几度”中的“闲”字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向题。效古(其一)①江淹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戾戾②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③。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注:①《效古》:也作《效古五首》,这是第一首。《梁书》记载:建平王景素欲谋反,“淹每从容谏…,景素不纳”,“景素与心腹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②戾戾;风声。③相寻:频仍。 “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信鸟惊东林”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