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有一部分中学生“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并请你对此进行简要评价?(2)青少年应怎样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曾几何时,手机还是时尚的一种象征。今天,它已经成为甚至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遍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6.41亿户。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7几百元。(1)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2)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5.12四川大地震之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款,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各界捐赠款物455.78亿元,实际到账437.96亿元,为灾区群众生活安置和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这个话题,某班开展了小组讨论,甲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乙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1)、假如你是该班同学,你赞成哪种观点?为什么?(2)、在金钱问题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5年与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情况
材料二 从不同行业来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目前,电力、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从不同群体来看,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3倍;从不同地区来看, 2009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相差8倍以上,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⑴简要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⑵请从财政、税收角度,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对于中国来说,既是百年圆梦的过程,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是一场文化盛会,为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交融提供了平台,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动力。⑴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之所以能成功举办世博会的经济原因。⑵我们应该运用怎样的哲学思维,来正确看待“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