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难
  • 浏览 2137

东西方文明交流源远流长,文明交汇与撞击之际,人们经常从器物、制度、文化心理层面理解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
材料一 弗朗西斯•培根说:造纸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星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都更大。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官吏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采用。1891年法国制定了文官考试制度,德国也试行文官考试制度……中国历史悠久的监察制度也被18世纪的欧洲人认为是应该仿效的制度。
16世纪以后陆续来华的耶稣会士将中国的《四书》、《五经》带回欧洲并译成拉丁文字,使欧洲人可以直接接触中国的哲学伦理思想。伏尔泰对比欧洲中世纪宗教仇视异端的残酷性,称颂孔子对伦理道德的宣扬,欣赏中国对各种宗教的宽容。莱布尼茨(1646-1716)由于对德意志分裂割据、战乱不止极端厌恶,向往中国的“大一统”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军事上的一败再败之后,特别是甲午战争败在日本之手以后,国土沦丧,王朝统治受到威胁,有识之士深感学习西方文明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上不足以自强,必须深入到制度层面上。……辛亥革命……在反封建和反帝国主义方面——一种更深刻的“制度层面”变革上,却表现出无能为力。至于中华文明史上真正融汇世界进步文明中的“第三层面”上的东西(属于“心的层面”,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道德情操、审美趣味、民族性格、宗教情绪……),则基本上留待1919年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才能逐步地得到解决。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在器物、制度、文化方面对欧洲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与“制度”层面事件各两例。并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
(3)如何理解中华文明融入世界进步文明中的“第三层面”的起点是五四运动?(3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东西方文明交流源远流长,文明交汇与撞击之际,人们经常从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