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厦门、——、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请回答:(1)请将上述材料的内容补充完整。(2)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何时签订?(3)上述材料出现是哪次战争引起的?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文件内容说明中国丧失了哪两大主权?文件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近代以来,有着辉煌文明的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1)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应追溯到哪个事件?该事件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2)请分别列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材料三 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 ──《学习毛泽东》(3)材料中的“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在哪次会议上首次得到了肯定?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请说出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强国富民的道路?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左传》(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摘自《史职官志》(3)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4)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读材料: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请回答:(1)日本明治维新是借鉴了哪里的“先进文明成果”?明治维新中能体现这方面的措施,请写出其中一点(2)明治维新使日本的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变化?(3)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国家应怎样做?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期间主要国家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步入资本主义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依次分别出自什么文件? (2)材料一文件颁布后,英国确立了哪一种资产阶级的统治形式? (3)根据材料二内容看,该法令维护是什么阶级的利益?(4)材料三文件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一:如图 (1)材料一中的文艺作品出现在哪次文化运动中? 它们体现了怎样的核心思想?材料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2)材料二节选自哪一部文献?它的创立者是谁? (3)它的发表有何意义?举一例说明该文献指导下的实践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