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公众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87.53%)、报纸 (59.12%)、互联网(26.6),公民主动参与科普活动和参观科技场馆等意愿在增加。“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根据材料,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角度,就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提出建议。
目前,我国的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具有资源型特征的中央企业一直是纳税大户。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为了激励企业改革和发展,国家暂停向上述国有企业收缴利润。随着国有企业总体走出困境,政府宣布自2008年起重新启动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政策。2011年,又将5个中央部门(单位)和两个企业集团所属共1 631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有人认为,石油石化、煤炭等中央企业通过税收等形式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对其征收的税收和利润越多越好。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通过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安排,特别是自由贸易区以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成为中国与东盟十国重要的政策选择。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确性。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金融通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同时,这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会拉大南北差距”,对此你如何认识?(2)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立足“十一五”规划实践成果,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制定《建议》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