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在不断演变。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这说明英国的外交政策 ( )①以维持欧洲大陆均势为重点 ②摇摆不定,没有原则 ③始终以反对霸权主义为主要目标 ④确保国家利益至上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
英国首相丘吉尔把二战期间的某次战役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这次战役使德军“腰斩”大英帝国的战略企图破产。以下四张局部地图中,最有可能发生该战役的是( )
下列对《非战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这二者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的体现②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③都涉及到了中国问题,侵犯了中国主权④都体现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利益再分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