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单位:毫米)分布图”,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绿洲”,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甘肃最后汇集到这里形成季节性湖泊。50年代,这里许多地方都是江南水乡景象,但到了80年代,到达额济纳河的河水急剧下降,许多河流消失,胡杨林也枯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弱水水量最多的季节会出现在(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2)八、九十年代,额济纳河水位急剧下降,许多湖泊消失,对这一恶果产生的原因推测中,最不能成立的是( )A.湖岸盐碱化加剧 B.人口增长快,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C.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D.上游地区不断截留河水
读下表中“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回答8~10题。
8.该植被为( ) A.沼泽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 D.草原 9.该植被主要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次生盐碱化 D.生物多样性剧减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被分布区属高寒地区,受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该植被分布区属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退化严重 C.该植被分布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气候干旱 D.该植被分布区由于人口稀少,所存在的问题主要由自然因素引起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完成3~5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 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5.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1~2题。
1.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与开垦,草场破坏 D.治理不力,土地退化严重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B.温带草原牧区加大游牧牲畜的数量 C.牧区露天开矿后表土填埋复植 D.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 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为31.86万 km2,其发生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如右图中圆点所示。 (1)下列地理现象,可指示土地荒漠化的是 ( ) A.地表反射率降低 B.众多的沙丘固定 C.土壤质地疏松 D.生物生产力下降 (2)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 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在干旱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以防风固沙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修建堤坝,拦蓄上游来水,浇灌绿洲 (3)读右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大致比重是( ) A.耕地 92% B.草地 68% C.耕地 23% D.草地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