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1.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诗中景物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景物描写构成了怎样的环境?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有人说,是个的第三句“岭色千重万重雨”与全诗关联不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1.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在感情基调上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注]这首词是作者元丰五年(1082)九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历来为人称道。试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 答:“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海 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①粉黛临窗懒, 梁广②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注:①莫愁:相传是战国时的女子,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②梁广:画家,擅画海棠。(1)本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写海棠?请选择其中一联赏析。(2)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羡”字所蕴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示秬秸①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jù)、张秸(jiē)。张耒(lěi),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论文学创作渊源于三苏,提倡文理并重,以为“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1)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2)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