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试题。落 梅(宋)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本诗第二联“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运用比喻手法,寓意丰富,请简要分析。据史书记载,当时曾有人指控本诗尾联为“讪谤当国”,作者因而被罢黜,史称“落梅诗案”。请分析尾联中诗人是如何“讪谤当国”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注]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3分)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梦江南 唐·皇甫松兰烬①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注】①兰烬:烛火的灰烬。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简析。(3分) 诗中“闲”字值得玩味,妙在何处?(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归绝句元 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士曾参军。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此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南乡子·送述古苏轼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 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答: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问题。(8分)[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乔 吉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痛,坐羊皮②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注】 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全曲,简述渔父的形象特点。(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