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与图一人物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图二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3)依据图三漫画,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15·湖南常德)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2)请你举出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历史人物及其反抗侵略的主要事迹。(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贵州黔西南州卷)(2015·贵州黔西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 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除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域,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回答: (1)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归纳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共同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性大吗?(只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015·湖南衡阳)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数据
(1)依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来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组织的建立?此后,签署宣言的国家加强了政治上的互相合作,军事上的互相配合。请各举一史实。 (3)中国史《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之一,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试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 (4)就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请谈谈你的看法。
世界格局总是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加速了哪一场世界性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的国际体系是什么?(2)图二中的现象出现在怎样的世界格局之下?(3)图三中现象的发生对世界体系和世界格局各有何影响?表明世界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4)综合上述问题,指出影响世界格局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