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一词早已见诸古代文献,其狭义或是指古代文献认为在三代就已存在的“乡举里选”,或是指从西汉起已确定地形成制度的察举(荐选),这种狭义的“选举”常提出来与后来的“科举”(考选)相对而言,如元代陈佑三言“今之议者互有异同,或以选举为尽美而贱科第,或以科第为至公而轻选举。”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具体制度,其中没有涉及的“选举”具体制度是
《定国是诏》颁布后,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这是因为《定国是诏》①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③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④废除科举制,改试策论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明完全取代了封建文明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