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武汉市城区图:材料二: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材料三: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3) 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线路。(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哪些区位优势。(3)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上部分产业的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2分)(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009年6月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与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国土1/3已荒漠化,专家称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并强调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荒漠化防治的全局,不断优化和完善新思路,推动防沙治沙共组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①地区沙漠的名称是 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2)②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3)为防治这些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是 。(4)简要说明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为我国_______________地区,乙为我国_______________地区。(2)甲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3)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4)简述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该图为《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⑴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_____基地 B是______基地 C是_______基地⑵西电东送的北路是将___省、内蒙古等省区的煤炭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比传统的能源输出方法相比有哪些优越性?⑶西电东送的中路最大的能源基地是____,该基地的建设对当地旅游景观有何影响?⑷西电东送的南路水电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____,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