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该经常去看看)。———《日本国纪》材料二: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1)唐朝时期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节叫什么?他们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2)日本的这些来唐朝使节回国后给日本带来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影响是什么?(3)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谁?他第六次东渡日本才获得成功,他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他在日本精心设计的佛教建筑是什么?(4)你怎样看待唐朝时期的中日关系?
尊重历史才有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材料三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四2013年12 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感。 --新华社 (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这些"遇难者"的什么身份最能说明这一点? (3)材料三中"那场登陆战"有何重大意义? (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观察分析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退位诏书"是在哪一次革命之后颁布的?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革命后建立的新型国家叫什么?这个"新型国家"与被推翻的"旧政府"相比,"新"在哪里? (2)材料二所反映的史实与哪个国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查理一世为什么会被处死?这个国家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3)通过对以上两段历史的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要求答出两个方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42年夏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入了被动局面;德、意法西斯丧失了东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不断遭到失败,……人们确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在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他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2)材料二中的"转折"开始于哪一事件?"盟军"采取的什么军事行动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两个大国主宰?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材料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宣告中国人民首次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回答两个原因)请联系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鸦片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一一摘自《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卷49) 材料二 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一一摘自《新课程历史学习报》(2011年14期) 材料三 (见下列组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一纸战败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 (3)材料三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这方针起到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三的图二、图三,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两项主要成就。 (5)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有不同的结果,决定外交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