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一同学对中国外交史很感兴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的中国,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史上,既展现了中国国力的变化,又突出了中国领导人睿智骁勇的外交魅力。如果他要撰写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史,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拟定的标题可能有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了以下几憾图,想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标题,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不能体现在下列哪篇文章中
《南京大屠杀之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很高的评价,渡边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作者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强,但是决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②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③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④这实际上是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