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对视觉文化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问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当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的电视画面有什么感想。他说,看着双子大楼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为近90亿,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一年的广告收入就近这数字,这个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他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就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有删改) 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走进春天的怀里司马中原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半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风沙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它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迎着风沙朝西走。在深浓的夜幕中,辽阔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幻想自己成为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刻,我忍住泪,更想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真会诚心诚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种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为广阔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么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叮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程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盼望。从纯美的感情世界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日以继夜的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吧。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呻吟,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便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脊上,何止我这一匹骆驼呢? 据说骆驼队行进时,都让最老的、熟识道路的、有过无数跋涉经验的骆驼走在最前面;小的骆驼,走在中间;像我这种半老不老、又不强壮的骆驼,只能殿后了。希望先辈的姿影作为引导,年轻一辈的勇锐行姿作为激励,使我勉力跟上而不落队。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1.文章开头部分写骆驼又怪又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骆驼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请结合文意,联系自己,谈谈你对文中“骆驼精神”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品牌价值的塑造在传统短缺经济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因为在人类大部分历史上,物质极其匮乏,人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一切同生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行业,都被扼杀和抑制。现代科技从两个方面为人类打开了满足基本生存以外需要的道路。一个是矿物能源的利用,使人类的制造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是科学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进步,使人们在强大能源支持下,制造物品和物质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制造的低成本、快速性、灵活性和非人化。所谓非人化,即制造行业和制造过程中,大量工作已经摆脱对人类体力和技术的依赖。人类第一次,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着一个不需要体力生产的社会。在这个新的社会当中,物质生产远远超过了人的生理需要与消费能力。人类物质生产,可以超越能力已经简单的生存需要,而根据人类的多种需要进行。这就导致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已经不再是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相反,推出能够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价值,并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的发展空间成为企业主要的使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发生在中国饮料需求市场上。中国最大的市场需要,也就是饮料的市场需求,实际上是为外国公司和品牌占领,他们能够占据这个需求,依靠的并不是产品质量,而是一种价值创造的技术。人们消费可口可乐,是满足了人们一种生理上的需要,但更加满足的是人们思想上和感觉上的一种需要。可口可乐,正如其广告所说,不是最好的饮料,而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用简单的物质产品,同这种挡不住的诱惑竞争,自然难以取胜。这充分地说明,创造市场需求,或者说竞争性的创作市场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已经从简单产品生产,转向成了包括创造生活方式在内的消费价值生产。在新的竞争体系下,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产品等武器,而是今天价值创造的武器。就像90年代海湾战争的核心武器是信息武器,而不再是传统武器一样。(选自《21世纪》)以下各项对品牌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 (1) “我”为什么“笑了起来”? 答: (2)“我”为什么感到“满足”? 答: (1)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 (2)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在文章结尾,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联系全文,回答: (1)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 答: (2)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 答: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E.作者通过鲜活朴素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朴素旷远和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人真切的记忆和悠长的思绪。看似平静却发人深省,节奏舒缓却撼人心肺。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命如屋 张丽多生命中的每一天究竟该怎样度过?听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第一天去过,带着最初看到这世界的新鲜与惊喜,让充满好奇的眼睛在寻常的天地间读出大美,让心在与万物的美好交流中感到无比的欣幸与满足;另一种说法却是: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去过,带着即将辞世的留恋与珍惜,及时兑现梦想,及时将生命中的“不如意”改写成“大如意”,宽宥他人,感谢命运,在夕照里掬一捧纯粹的金色,镀亮心情。我同样的喜爱着这两种说法。我愿意让自己热爱世界的心永葆“第一天”的新奇和敏感,也愿意让自己珍惜世界的心永远怀有“最后一天”的警醒和勇毅。很久了,我一直不能忘怀那个叫乔治的人。这个不幸的建筑师被命运亏待、作弄——妻子离他而去,儿子被判给妻子后,沉溺于毒品不能自拔,并且和乔治关系疏远。乔治对自己做了20年的工作也极不满意,终于在气急之下和上司大吵一架,愤然辞职,冲出了办公室。这个乔治已经够倒霉了,但是,更倒霉的事情又出现了——他被告知得了癌症,仅剩下几个月的生命了。潦倒的乔治,就像父亲留给他的那幢建在海边的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旧房子。濒临死亡的生命,濒临倒塌的房屋,乔治的世界凄惨到了极点。但是,命运一次次的棒喝却将他打醒了,他下决心改变自己似乎再也难以改变的生活。倒计时的生命之钟在耳畔滴答作响。乔治要在这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重活一回。他决定将海边那幢破旧的房子按照自己多年来梦想的样子重新修葺。似乎直到这时,徒然浪费了几十载宝贵生命的乔治才恍然明了,自己这个建筑师原是可以为自己建造一幢美丽房舍的!而他的愿望,还远不止这些。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邀请儿子暑假来海边和自己一道修建房屋,而终日无所事事的妻子开始主动给这父子俩送饭,慢慢地,竟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海风吹拂,阳光强烈。父子俩在劳动中重建亲情,夫妻俩也在劳动中鸳梦重温。儿子摆脱了毒品的困扰,并得到了甜蜜的爱情。妻子对乔治有了全新的认识。房子建起来的时候,爱也成长起来……这是美国电影《生命如屋》中的情节。这部影片,以“爱的重建”与“屋的重建”,给人以生命“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强烈震撼和深刻启迪。不幸而又万幸的乔治,将人生之悟砌进了墙里。我相信,即使他命赴九泉,也会含笑忆及自己生命尾声中重获的那一次“浓缩版”的、有价值的生命——爱的体验,情的升华,咀嚼人生况味的晨昏,房屋矗立起来时强烈的成就感……生命总在不觉间流逝。日子被日渐麻木的人过得旧了、更旧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提醒,其实是善爱者为自己和他人出的一道人生思考题。在这道思考题面前,愿倦怠麻痹或紧张忙碌的你能有片刻沉吟。问问自己,在激情燃烧过后,是否曾守着灰烬恹恹度日?在人生谢幕之前,是否曾锁着眉头打发时光?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之间,岁月那么漫长,漫长得让人误以为凋零只是远方别人的事。你愿不愿意随乔治一同醒来?像诗人一样活着,像农夫一样劳作,赞美阳光,享受生命……生命如屋,值得我们带上所有的热情与智慧去悉心建造。(选自《名作欣赏》)1.请概括出“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第一天过去”和“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去过”这两种说法的心态。(分别用8—10个字概括)2.作者说:“不幸而又万幸的乔治,将人生之悟砌进了墙里。”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3.从本篇行文构思的角度谈谈,作者为何以“生命如屋”命题?4.作者说“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之间,岁月那么漫长,漫长得让人误以为凋零只是远方别人的事”。“你愿不愿意像诗人一样活着,像农夫一样劳作……”请结合你自己对生命的体悟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