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 ②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 ③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 ④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