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政治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难
  • 浏览 998

材料一 南京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停课、上海机场能见度过低暂停航班起降、山东沿海雾气弥漫上演“海市蜃楼”……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正笼罩着中国。从北往南的中国人开启了“抗霾式生存”模式。
2014年12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安徽东部和北部、江苏、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4-5级,上述大部地区有中度霾,其中,江苏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尽管中国严抓大气污染治理,但是并没有太大成效,对比去年多个城市在1月份多日陷入雾霾来看,今年的雾霾也将会在冬季频频发生。”
材料二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主要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主要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细微颗粒物(包括PM2.5)构成。雾霾天气会造成空气质量的恶化,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损害。
PM2.5的来源

(1)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社会各界如何共同参与,解决雾霾问题。
(2)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天地人和”、“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当前,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我们似乎淡忘了这一传统,亟需唤醒这种生态文明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唤醒这种生态文明观”的认识。
(3)请运用唯物史观说明“亟需唤醒这种生态文明观”的必要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南京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停课、上海机场能见度过低暂停航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