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凡个人权利无切实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 (1)概括材料中《人权宣言》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人权宣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材料二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材料三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材料四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三表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其特点是什么?(3)材料四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有何重大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武昌首义发生时,孙中山因为遭到清政府的追捕,确实身处海外,没有直接领导这次起义。但这场革命是在孙中山和他领导的政党的巨大思想影响下发生的。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大大激励了人们的斗志。因此,人们把孙中山看作革命的象征。他一回国,立刻被独立各省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北京日报》材料二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信仰等自由。第三、四、五、六章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下面是新华网曾刊出的两则文章节选: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2011年12月15日对历史学家、满清学者萧功秦的访谈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材料五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1924年1月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这场革命是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发生的”。(2)材料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民主原则?(3)你认为材料三中这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为什么?(4)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5)针对材料五中“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的局面,孙中山有何重大理论创新和政治举措?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东华录》(清)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被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2007月4日)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4)美国民主派领袖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而乔治•布什则认为自己“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自的理由所在。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1)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请列举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评价“辛亥革命”的标准是什么(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4分) ①评价一场革命的成败,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 )A.革命的领导人问题 B.革命的政权问题 C.革命的思想问题 D.革命的阶级属性问题②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历史事件是否( )A.具有历史上的知名度 B.得到人民的拥护C.促进历史的进步 D.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联盟的威胁加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上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和平,它可以在天下中投下举足重轻的砝码。——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材料三 1967年,三个机构和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材料四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天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从材料三欧共体的建立到材料四欧盟的成立,反映了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是什么?(3)欧共体的成长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