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小标题共八个:一、列宁是否利用了德国资助;二、关于十月革命;三、关于罗曼诺夫皇族的命运;……五、“星期六义务劳动”;六、“全盘农业集体化”;七、苏联的文化革命,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下列对相关小标题的含义解读不正确的是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