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凡个人权利无切实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人权宣言》(1)概括材料中《人权宣言》的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人权宣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盟约》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试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意义。(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的直接原因。它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材料四: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材料五:(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4分)(3)概括材料二、三、四、五,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1603年当上英国国王后,推行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詹姆士一世写过几篇文章,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言人,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除上帝之外,国无须对任何人负责;人民必须对国王敬若神明,绝对服从;倘若国王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国王走上正路。他甚至把国王称作神,与上帝相提并论。 ——引自浙江大学编《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姆士一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哪些?托马斯·阿奎那学说与詹姆士一世的学说主要目的有什么不同?材料二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引自《马赛曲》(歌词)(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国歌《马赛曲》出现于何时期?依据材料二你认为《马赛曲》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材料三 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引《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孙中山说:“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近代史》(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①凡未经国家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事实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力... ④凡未经过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皆为非法.... ⑥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哪些制约?其中第①条说明制约王权主要采用什么形式?(2分)该法案的颁布有何意义?(4分)(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1分)哪年发表的?从材料看它确定的是什么政体?有何目的?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不佳。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谚曰:‘耕而不耢(lào,一种农具,用来平整土地),不如作暴。’” ——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材料二 “采捃(jùn)经传,爰(yuán)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氾胜之书》曰: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高粱)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此非虚语也。”《史记》曰:“阴阳之家,拘而多忌。”止可知其梗概,不可委屈从之。谚曰:“以时及泽(泽:指墒情),为上策”也。——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农业耕作需要注意的问题。(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贾思勰成为杰出农学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