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材料二 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国别 译书类别
|
英
|
美
|
日
|
其他
|
总计
|
百分比
|
哲学宗教
|
10
|
2
|
23
|
2
|
37
|
7.0
|
文学艺术
|
8
|
3
|
4
|
11
|
26
|
4.9
|
史地
|
8
|
10
|
90
|
20
|
128
|
24.0
|
社会科学
|
13
|
3
|
83
|
37
|
136
|
25.5
|
自然科学
|
10
|
9
|
73
|
20
|
112
|
21.0
|
应用科学
|
3
|
3
|
24
|
26
|
56
|
10.5
|
杂录
|
5
|
2
|
24
|
7
|
38
|
7.1
|
总计
|
57
|
32
|
321
|
123
|
533
|
—
|
百分比
|
10.7
|
6.0
|
60.2
|
23.1
|
—
|
100.0
|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三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它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第一,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第二,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第三,明令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第四,强调注重小学手工科。中学校以普通教育,健全国民为宗旨.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