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政治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3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洲发展报告No.14(2011~2012)》黄皮书指出,“重承诺、速度快、质量好”成为中国援助的品牌。进入21世纪,中国对非援助的力度不断加大,连续出台对非援助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效果。
材料二:在国际援助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捐赠者-受捐者”这一对名词。由于“捐赠者-受捐者”反映的是两国关系,这一称呼从词义和实质上已界定了两者地位上的不平等。中国政府从未使用过“捐赠者-受捐者”这一称呼。中国对非援助一向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维护共同利益”的原则。由于援助理念不同,中国对非援助数额有限效果较好,西方对非援助数额较大效果不佳。
从《政治生活》角度,比较上述两种对外援助的理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非洲发展报告No.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