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上述材料出自何处?(2)“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3)“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4)“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班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并把几个严重失误列举出来: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请将三张图片的英文字母代号与代表严重失误史实的序号对号入座,填于下表空格中。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 ①“大跃进” 的探究,你认为我们从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悄然转变 新旧交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词:“……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上演了“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惧舆论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溥仪离婚。材料三: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1)联系材料一、二,说说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2)有人说,材料三中的现象在当时中国农村非常普遍,对此观点你如何理解。
【拨云现日 除旧革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鲁迅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写出材料一中“2132年”前的历史事件和2132年后,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2)分析材料一中“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句号”的含义,并从材料二中找出与此含义相近的内容。(3)试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4)有人认为剪辫意味着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觉得这只是表面现象,革命后社会秩序还很乱,革命没成功。列举史实说明,你对此的理解。
【聚焦危机 改革创新】人类历史上,社会进步往往与改革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思考图1和图2分别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的图1、图2,尝试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特点。(3)为迅速克服危机,美国宣布推行新政,请回答出这次新政的名称,并说出这次新政“新”在何处?(4)面对危机,新政是如何应对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5)上一小题中,美国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