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
就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同学们常常议论的话题。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在劳动就业问题上,作为劳动者个人应当怎样做?(2)请任选图中某个学生对就业问题的看法,进行简要评析。
简述财政的巨大作用.
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企业如何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经营与发展。
某县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为改变这一面貌,该县政府锐意改革创新,使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他们的做法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筹资金,修建了遍布全县的“三横四纵”的标准化的柏油公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微笑服务活动,积极落实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方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封山造林,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该县又开始了更高目标的长远计划。阅读上述材料回答:该县政府是怎样履行其职能的?
(高考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