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吟诵的前世今生
雅 集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吟诵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及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
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内容是经典和诗文,吟诵的形式是依照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多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明阳等。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是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传承。老师把对诗文的理解灌注在吟诵之中,整个儿传给学生。所谓读书声,即吟诵声。一般有吟有诵,诗词多吟而文赋多诵。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因此,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吟诵,也几乎没有关于吟诵的专门论述。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印象也有偏差。在古代,农村普遍有族馆村学,一般为三年义务教育制,所以一些农民也会吟诵。乡镇以上的地方,妇女也多可读家馆。文盲率窜升,乃近代以后之事,实是新学堂勃兴之后,师资不继,而私塾消亡所造成的恶果。吟诵是完全口传心授,纯粹的口头非物质文化。因此吟诵也无定调,也无曲谱。其吟诵调也有雅俗乐之别。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抗日战争时期,私塾再遭没顶。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诵,并为之录制了唱片。1934年和1948年,唐文治先生两次录制吟诵的唱片,发行海内外。1946年,北大中文系应命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一致开出“吟诵”药方。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很多著名学者都曾撰文提倡吟诵,如叶圣陶、俞平伯等等。80年代,许多领导和学者都曾大声疾呼恢复吟诵,惜未有实效。1997年,陈少松先生的著作《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出版,并附吟诵录音光盘。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2008年,常州吟诵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以来,许多前辈学者都曾为光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而大声疾呼而身体力行。然逝者如斯,吟诵终于还是濒临失传的边缘。今世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在80岁以上,由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最后一代学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选自2009年9月30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下列关于“吟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面对汉语诗文的一种传统高效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B.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是汉语古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是汉语诗词文赋的活态。 |
C.吟诵的形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和诗词的格律而形成的,吟诵的传承主要依靠私塾和官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 |
D.在古代,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历代的歌诗在不能歌之后,只有用吟诵之法传承。 |
下列不属于吟诵“濒临失传”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科举制的废除,新学堂的兴起,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私塾由困境逐渐走向消亡。 |
B.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进入中国,汉语朗诵定型并取代吟诵。 |
C.近现代,虽有不少著名学者大力提倡、研究吟诵,但只有零星的论文和调研报告。 |
D.建国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学生和儿女。 |
下列对文章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
B.古代没有专门研究吟诵的专家和论著,却有很多吟诵的名家。 |
C.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而且一些农民和妇女也会吟诵。 |
D.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认识有偏差,其实在古代,农村多数有族馆村学,文盲率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