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图中的器材来探究一电学元件的关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要求加在电学元件上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曲线如图所示.①在图中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②当电压表示数时,由曲线求得元件的电功率值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此值与元件的实际功率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③如果把这个电学元件直接接在一个电动势为、内阻为的电池两端,则电学元件两端的电压是 .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A.电压表(量程3V)B.电流表(量程0.6A)C.电流表(量程3A)D.定值电阻R0(阻值4Ω,额定功率4W)E.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A)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00Ω,额定电流0.1A)(1)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3)用此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测出的电动势E与真实值相比偏 ;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⑴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④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⑵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②进行⑴中的各项测量。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A.方案正确可行。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
图1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限大,S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待测电阻。当S向电压表一侧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U1,电流表读数为I1;当S向R一侧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⑴根据已知条件与测量数据,可以得出待测电阻R= 。⑵根据图1所给出的电路,在图2的各器件实物图之间画出连接的导线。
如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和所测数据,O为抛出点. (1)验前应先调节斜槽使 。(2)需要小球多次从斜槽上滚下,以便确定小球轨迹上多个点的位置。应注意每次小球都从轨道 释放。(3)根据图(乙)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此平抛运动的速度v0= 。(g=9.8m/s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