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
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人处事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会遭到报应”。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哪些传统思想?(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中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指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们则有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这样的设想。……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①16至17世纪的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日趋成熟与质变②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中西方思想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③中西方思想主张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形态上的差异④黄宗羲们的主张局限于封建范畴,孟德斯鸠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明自己的信念。此言蕴含的理念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