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 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2)从地理环境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安徽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工业基础较雄厚,其皖江(长江的安徽段)城市带被列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回答问题。(共17分)(1)读图16,指出该省的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2)该省2007年的洪涝具有代表性。分析该省洪涝灾害频繁且灾情严重的原因。(3)图18中最能反映图17(芜湖市用地示意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4)江苏某酿造厂计划迁至图17中的丙地区。评价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锋。(2)由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3)乙处未来一、二天内天气变化过程如何?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淮海经济区是由苏北、皖北、鲁南、豫东二十个地级市组成的一个经济地域。材料二 城市产业联系强度反映了某一城市产业发展的对外辐射能力,其大小取决于该城市的产业状况及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下左图示意淮海经济区及内部各城市产业联系强度。材料三 有机磷是是磷元素在土壤中的一种形态,农业中多常用有机磷类农药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下右图为淮河入湖口沉积物有机磷垂向分布示意。(1)简述淮海经济区的基本自然地理特征。(2)简述淮海经济区内城市产业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徐州产业联系强度大的原因。(3)描述淮河入湖口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垂向分布特点,简析从表层到20cm处变化特点的原因。
根据所给图文材料,问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材料二: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1)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12分)(2)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10分)
本题有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计分。(8分)A题:图15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 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⑵ 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业布局在E处的合理性体现在: 、 等。⑶ 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 ,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 比重不断上升。⑷ 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 等。B题:图16为浙江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 夏秋季节是浙江省台风的多发季节,从气流状况看,台风属于 (天气系统)。台风过境时常常会带来 天气,给居民带来生命财产损失。⑵ A湿地位于钱塘江的上游地区,它主要的经济价值有 、 。⑶ 从空间位置的角度看,①、②、③城市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是 、 。⑷ 某校学生计划调查浙江省某海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你认为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