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包括①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②伯里克利才能杰出③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④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
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中除了中国、日本外,还有
除了大国的崛起,还有区域性集团的崛起,那么欧共体崛起的初衷是
大国崛起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制度或体制上的创新,下列说法能证明此观点的是①英国颁布《权利法案》②法国颁布《人权宣言》③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④德日继承军国主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