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5.20cm、x2=5.60cm、x3=6.00cm、x4=6.40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 m/s2,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4计数点和第5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5= cm.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时,若用橡皮筋将原来静止的小车弹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之后,小车获得的速度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实验中可将小车放在水平木板上运动B.应该选用纸带上代表匀速运动的那一段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vC.操作橡皮筋时,必须选用相同的橡皮筋,每次释放小车前要使橡皮筋的伸长量相同D.如果认为w可能与v2成正比,我们应该做出w—v图象
如图是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cm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取.由此可知:闪光周期为___________s;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针对这种环境,某兴趣小组通过查资料获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其中m时振子的质量,k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他们设计了一种装置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A是带夹子的金属块,金属块和夹子的总质量为m0,B是待测质量的物体(可以被A上的夹子固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未知,测量工具只有秒表。(1)测量待测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步骤如下:①不放B时用秒表测出弹簧振子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t1;②将B固定在A上,用秒表测出弹簧振子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t2。(2)用所测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求待测物体质量的计算式为m=___________。(3)由于在太空中受到条件限制,只能把该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粗糙的水平桌上进行操作,则该操作对该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值Ig=" 0.6" mA,内阻Rg="50" Ω,面板如图所示,如果要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 V的电压表,那么应该在Rg上串联一个电阻Rs,Rs的大小应是______Ω;用改装后的电压表来测某一电压,指针指到图中所示位置,则该电压值为____ __V。
(1)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D=________________mm,d=__________mm。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①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②)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3)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A.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量程3A,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R(阻值5kΩ,额定电流0.5A) D.电池组(电动势小于3V,内阻不计)E.多用电表一块 F.开关两只 G.导线若干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 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档有3种倍率,分别是×100Ω、×10Ω和×1Ω。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重新选择 倍率。重新选择倍率后,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大约是 Ω。 ②为了更准确的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电路。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用上述所测各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应为R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