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陆文学自传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瞋。及与人为信,虽水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茕露,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自幼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其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节选自《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有删节)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适:满足 |
B.虎狼当道而不愆也愆:失期 |
C.自幼学属文属:写作 |
D.洎至德初,秦人过江洎:到 |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陆羽“特立独行”个性的一项是( )
①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②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③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④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⑤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 ⑥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A.①③④ | B.②④⑥ | C.③⑤⑥ | D.①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羽虽然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但多才善辩;虽然气量狭小,性情急躁,自以为是,却能听规劝。 |
B.陆羽在苕溪时常独行山野,吟诵佛经、诗文,兴尽则号啕而返,因而楚地人把他比做当代的接舆。 |
C.陆羽在天宝年间被任命为伶人的老师,河南太守李齐物觉得陆羽与众不同,便把自己的诗集给他。 |
D.陆羽因躲避战乱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2)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6)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