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135

(本大题3小题,共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村落的消失,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灾难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
如潮水般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让无数村庄成了只能记忆的碎片。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徙,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秩序,也毁坏了乡村社会的文化。记忆中曾经有过的田园生活被异化,牢笼般的城市蜗居成为人们必须的选择。农村人盼着进城,小城市的人走向大城市。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迅速膨胀,农村被一步步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约”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
还有多少农村被遗忘,等着消失?似乎谁也说不清楚。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农村成了底层边缘的象征。悲怆的农民工身后,那日渐荒凉、寂寞凋敝的村落,正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下消失。与之相伴的,还有留守儿童与孤苦老人的无望与无助,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以及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
尽管现有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前所未有,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城市化经营的逻辑依然在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确如冯骥才所说,地方政府经营农村的运动,对村落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在有些地方,全县已经找不到一个有点历史厚重感的村落。
孟子曾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乡土中国延续千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但乡村是否真的就适合用全球化、现代化的模式来发展呢?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呢?”这是《中国在梁庄》一书作者梁鸿的困惑,更是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必须进行的思考。
任何单向度的城市化都不可能取得永久成功,唯有城市与农村的双向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等,现代化能够在尊重传统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才是不可逆转的取向。偌大的中国不能没有农村,也不能没有农民。
村落不能消失,社会延袭千年的传统不能被一时的政绩发展所粉碎。这应是现代化进程中该保有的敬畏。我们应该让先人的气息能够在祖辈居住的村落上空徘徊,社会能够自然地延续那些乡土中国的价值,延续属于自己的文明。
(选自2012年10月22日《重庆时报》)
【注】①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老百姓无论埋葬或搬家都用不着背井离乡,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
下列选项,不属于“村落的消失”是“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灾难”的表现一项是

A.城市化进程迅速而凶猛,让无数村庄成为过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
B.古人所说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已被异化,人们被迫选择蜗居于城市。
C.因为城市毫无节制地迅速膨胀,农村的土地被一步步蚕食。
D.旧的村落消失后,新农村的建设,大多都是按照城市化经营的逻辑在运行着。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村落消失的过程中,农村、农民逐渐被边缘化,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B.我们现在采用的城市化模式折射出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
C.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为了政绩而破坏村落有关的传统,这是我们应有的敬畏。
D.只有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尊重传统与现代,现代化才是不可逆。

文中说到“孟子曾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乡土中国延续千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你如何看待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本大题3小题,共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村落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