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卷
试卷
教案
课件
作文
范文
模板
中考
高考
游客,欢迎您访问本网,更多功能请点此登录
欢迎您!
0.00
元
0
退出
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更新
2022-09-03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浏览
251
挑错有奖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
恰当
的一项的是( )
A.清朝初年,几代皇帝励精图治,终于
光风霁月
,出现了康雍乾盛世。
B.在已经
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
萍水相逢
之后,又只能各奔东西了。
D.寒蝉与小灰雀
不置可否
地讥笑鲲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或檀树的树枝,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挑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D.辟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题型:
未知
难度:
未知
收藏
答案/解析
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样的生活的。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题型:
未知
难度:
未知
收藏
答案/解析
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
B.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你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题型:
未知
难度:
未知
收藏
答案/解析
修改下列误用的标点:
A.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B.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D.“到底去不去呀? 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题型:
未知
难度:
未知
收藏
答案/解析
下列标点符号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年“3•15”来临之际,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六大运营商开始出台电话卡余额解决办法,修正“话霸”行为(电话卡“霸王条款”)。
B.陈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题型:
未知
难度:
未知
收藏
答案/解析
相关知识点
成语
推荐套卷
《病句辨析》高考专题一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天津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乙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
热门套卷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卷)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乙卷)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卷)
《病句辨析》高考专题一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天津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Ⅱ卷)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A.清朝初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