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013年9月2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香港上市的3家果汁企业汇源果汁、安德利果汁、海升果汁,向果农购买腐烂变质,或地上的落果,用来制果汁及浓缩果汁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之声表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2013年8月再次出现毒奶粉事件。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材料一:2001—2012年我国天然气供需和对外依存度情况注:2013年,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5.4%上升到5.9%,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8.3%,而2012年世界能源消费天然气所占比例是23.9%。材料二:在今年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放开竞争性业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开发领域公平竞争。材料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14年 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终于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计划从2014起铺设管道,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向中国供气,累计30年,价值达4000多亿美元。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是中俄加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互信互利原则。(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的正确性。
2013年10月30日,一篇《江苏财政大力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文章引起某校高二(1)班学生的关注,同学们以“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保护功臣”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发现问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我们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要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目前,许多地方的所谓“开发保护”,大多是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流毒所至,资源环境都被“保护”得面目全非,处处败笔。(1)请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中“开发与保护”的理解。分析问题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积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部分市民表示“不管这些焚烧厂在哪里建,对当地村民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政府应该有这个机制,把应该补偿的资金补偿给村民,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对受影响的市民予以资金补偿。解决问题《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并积极创新相关体制、政策和管理模式。2013年7月24日,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工作新闻发布会,江苏将投入两至三亿元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力争通过10年时间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请结合材料,为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近期,上海东方卫视曝出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连锁企业供应商使用过期劣质肉的震惊黑幕。上海食药监管部门已经查封供应商。并要求上海所有肯德基、麦当劳问题产品全部下架。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发布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各地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的应急预案,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理由。
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新引擎。2013年山东省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为重点,选择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市县进行试点,力争走一条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城镇化推进措施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材料一: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材料二: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到武汉大学做了题为《我的中国梦》的讲座。提到他的“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同事们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国杂交稻在国外推广的面积是520万公顷,假如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上中国超级稻,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为了实现这两个梦,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2)袁隆平的“中国梦”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