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图为某区域图。甲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700余米,丙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1)甲湖被誉为当地的“巨型空调”,试说明原因(2)分析乙城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从甲湖调水至乙城存在哪些不利条件?(3)利用图文信息,简析在丙城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
【旅游地理】2014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一个上百人的大型中国旅游团来到南极长城站参观旅游,尽管长城站科学考察队员科研任务很重,但还是安排了专人接待,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我国并未将南极洲列入公民旅游目的地,相关管理条例也一直空白,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南极旅游,诸多问题随之出现。分析旅游者选择此时到南极旅游的原因及南极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缅甸翡翠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左图)。 材料二 缅甸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经变质而形成。清代,主要是人工在旱季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右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被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过程。 (2)判断翡翠产区7月份的盛行风向,并分析成因。 (3)说明使用大型机械采集“水石”,对当地经济、生态的影响。 (4)分析缅甸限制翡翠原料出口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山(1000-2600米)气候温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时间短,导致茶树茶叶所含儿茶素类苦涩成分含量降低,而茶氨酸及可溶性氨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含量提高,且芽叶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因此“高山出好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某地茶园分布图 (1)请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茶叶品质最好的地点,试说明理由。 (2)图中区域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是我国的高湿区,全年多雾。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当地茶园多为野生茶园,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人提出了开辟“人工茶园”的建议,你是否赞同该建议,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右图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 (2)长江江苏段 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重化工业的主要原因。 (3)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迁往安徽,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
我国中西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洛川苹果甲天下,集中产于渭北黄土高原。洛川和渭北高原的气候、土壤和地理位置,与生产优质苹果的生态环境完全吻合,属全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 (1)指出图示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原因。 。 (2)分析洛川苹果甲天下的自然原因。 。 (3)说明乾县和礼泉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