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630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不能说它是入世的,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
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这个说法很像柏拉图所说的“哲学家——王”。照柏拉图所说,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当为王,或者王应当是哲学家;一个人为了成为哲学家,必须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使他的心灵能够由变化的事物世界“转”入永恒的理世界。柏拉图说的,和中国哲学家说的,都是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但是照柏拉图所说,哲学家一旦为王,这是违反他的意志的,换言之,这是被迫的。
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正如金岳霖指出的:“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修养过程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萌,丧失他的宇宙。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这些都不能分开,所以在他身上存在着哲学家的合命题,这正是合命题一词的本义。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于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处于人生之外。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关注社会现实,但据此很难判断中国哲学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
B.中国哲学认为,既出世又入世的是圣人,他的精神成就相当于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中国圣人有着自己的特点。
C.有着最高精神成就的人似乎具备可以为王的自身条件,但从实际情况看,他不一定有机会成为生活中政治的领袖。
D.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习哲学不能单单依靠书本知识,更要在生活中亲身体验,以身载道。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具有这种人格,可见,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化人。
B.柏拉图的哲学主张和中国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因此说,柏拉图的思想倾向于出世。
C.依照柏拉图的哲学观点,哲学家可以加强自身修养,但最好不要成为王,因为王在阶级立场上是反动的,大多与人民为敌。
D.在个别情况下,中国哲学家的哲学主张可以说是他的传记,因为他的哲学不仅是其理论认识,更是其行动的指南。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圣人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其思想深处在一定程度上有干预现实生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其积极入世的一面。
B.从中国哲学的角度讲,哲学的功用不只在于增加相关的知识,还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C.根据中国哲学家的观点,一个人追求的最高成就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与宇宙的统一。
D.哲学博大精深,这就要求哲学家要坚持自我修养,不能随意中断,一旦中断,人性不好的成分就会萌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