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据统计l912~I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下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