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国际粮食月均价格走势材料二 近来,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热衷于将世界粮食危机归咎于中国,称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消费的牛肉越来越多,而生产牛肉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更有甚者,将“成百万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生活水平提高”作为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可悲的是,这种极为荒谬的逻辑也成为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依据”,推波助澜,狂热炒作。(1)驳斥谬论、澄清事实,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2)面对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粮食安全?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6-2011年上半年我国城乡文化消费统计图表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哪些经济方面的原因。( 14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振兴和发展文化产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呼唤着诚信与秩序,追逐着公平正义,我们又一次齐聚在3.15的旗帜下。材料一 2013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消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对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做出规定。放眼《消法》走过的20年,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几年前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⑴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消法》走过的历程。(8分)材料二 2012年国务院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诚信建设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领域道德诚信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注意发掘基层食品从业者的典型代表和感人事迹。依托道德讲堂广泛开展诚信从业、相互感召的修身律已活动,并在2014年底前完成全国范围内食品行业“道德讲堂”的建设工作。⑵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积极开展道德诚信模范表彰和学习宣传工作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12分)⑶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依据。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2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图1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2 主要国家燃料燃烧CO₂排放情况(1)图1、图2分别反映的制约“中国梦”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推进“中国梦的”的实现?(14分)材料二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家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认识。(1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时期广东精神被概括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昱,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广东精神表述语的提炼、确定,是一次文化元素的创新。材料二 广东精神表述语在收集过程中,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建议,集中民智、汇集民意,充分反映了广东省在文化上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同时,广东是中国市场经济程度最高的省份也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方,市场经济壮大以后所面临许多问题,广东也首先经历。市场经济不能只见经济,只见物质不见人。在这个背景下,“厚德诚信敏行”的社会道德显得格外重要。(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城市精神表述语的提炼、确定,就是一次文化元素的创新”的认识。(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的知识,分析广东精神的提出及说明其对社会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每1%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能使中国居民消费总额提高0.19个至0.24个百分点。因此,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强调城镇化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将以此为契机实现固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材料二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这需要政府首先以人为本,加快农民工等城市边缘人群的城市融入,保障新入城居民的衣食住行教育等合法权益;二要统筹城乡,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三要大小并重,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公共设施投入,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四要集约节约,在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建设。(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说明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将城镇化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理论依据。(2)有同学认为:“国家加快城镇化有利于就业,我们以后找工作就不用愁了。”请运用劳动和就业的相关知识说说你的看法。(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