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试着指出流水作用对图示南部地区地表形态的影响。(2)请试着分析图示区域南部地区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有大洲或大洋是: 甲:______ ;乙:_________ ;丙 __________ 。 (2)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的特征证明了:__________。 (3)丙大洲位于 __________ (填“东”或“西”)半球。
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____ 火山、地震带。 (2)日本和我国台湾都位于____________ 带内,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多_________ 。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1)左图和右图相比,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______。(2)左图中A、B、C三个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右图所示中N国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板块________ (消亡或生长)边界处。(3)右图中a、b线段表示洋流,添加箭头表示洋流流动的方向。(4)a洋流按成因分类属________流,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5)M地沿海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分析该地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黄河流域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图。材料二: 黄河流域侵蚀强度分布图。材料三 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材料四 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水积说”和“风成说”。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到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当大风减弱或遇到秦岭,大行山等高山阻挡时,便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积累和环境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1)简述黄河流域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3)依据材料三、四为“风成说”提供证据?
下图中的图a为世界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图b为该区域西岸部分地区七月份的等温线图,图c分别为ABC三地区的气候要素图,分析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甲地气压值可能是________百帕,并在丁点画出此时的风向。(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3)说明图b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根据图c归纳图b所示区域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并分析A、B两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